2015 年4月23日中午,我院举行第二期语林讲坛,孙然颖博士在作了题为“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空间解读”的讲座,学院各学科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孙然颖老师根据空间和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结合大卫·赫尔曼的人物分类和凯瑟琳·埃莫特的语境框架,分析三个故事——格特鲁德·斯泰因《温柔的莉娜》、伊迪斯·沃顿《坟墓上的天使》、蒂莉·奥尔森《我站在这里熨衣服》,以探讨空间中的女性人物,包括女性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女性人物的空间位置、女性人物和男性人物的关系。她指出,空间规范着女性人物的状态,同时女性人物的行动也改变着空间。莉娜是社会空间中的客体,波林娜是改变社会空间的主体,母亲和艾米丽既承受社会空间压力又向社会空间抗争,是具有主体和客体双重角色的女性人物。社会空间中女性人物的三种角色身份反映出空间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首先,社会空间对女性人物具有束缚力,通过其他权威人物和男性人物决定着女性人物的命运,使她们成为社会空间中的被动客体。其次,女性也具有主体意识,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她们既可以成为追求自身发展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改变社会空间的主体。再次,女性受到社会空间的约束,承受空间压力,在社会空间中转移地点,努力建构出自身发展的空间,在两者的抗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孙博士的讲座既增进了老师们的对叙事学的了解,也有助于老师之间学习交流。老师们积极互动,热烈讨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