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遵循“产出导向、学生中心、学科引领”原则,以“科教产教融合、国际复合培养、三全协同育人”为特色,致力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掌握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传播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在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贸易、法律、教育、文化、新闻传播等领域从事语言服务、国际商务、涉外法务、英语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英语人才。
专业导游:外国语学院闫建华教授

Q1:英语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英语专业下设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商务英语四个专业方向,同时跨学院开设“英语+法学”一体化双专业。
语言学方向以英语语言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以语言研究、二语习得作为核心要素,强调科教融合、文理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文学文化方向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国国家的社会文化及新闻传播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以语言、文学、文化、新闻传播作为核心要素,强调科教融合、文文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翻译方向以汉语(母语)为A语言与以其他语言(英语)为B语言相互翻译的专业方向,其定位强调以汉外双语为语对,以口译和笔译为形式,以翻译理论、技术和能力为核心,进行双语和跨文化转换与应用,注重实用性、行业性和实践性。
商务英语方向以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学科等为基础,突出商务语言运用、商务知识学习与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强调专业复合和产教融合的理念。
“英语+法学”一体化双专业在学习英语专业及方向核心知识基础上掌握法学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接受英语语言文化实践与法律实务训练,注重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法务能力的培养。
Q2:英语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英语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包括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区域与国别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同时,英语类专业可与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传播等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研究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Q3:英语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高阶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汉 / 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与文化、希罗神话与西方文化、英语演讲与辩论、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
语言学方向:英汉语言对比、词汇学、语用学、英语文体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等。
文学文化方向: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浙江旅游文化、文学理论与批评、英国文学、英语经典诗歌选读、美国文学、英语短篇小说赏析、比较文学专题选讲、新闻学概论、新闻传播学经典导读等。
翻译方向:双语传意与表述、翻译理论与技术、实用文体翻译、商务翻译、旅游与会展翻译、时政翻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
商务英语方向:经济学导论、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导论、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导论等。
Q4: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英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Q5:英语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在经济、贸易、法律、教育、文化、新闻传播等领域从事语言服务、国际商务、涉外法务、英语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也可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文、史、经、哲、法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经贸、教育、法律等领域工作及跨境电商、互联网创新型工作,如电视台、四大银行、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都活跃着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身影。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率均在30%以上,其中境内升学深造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境外高校包括美国纽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等。
Q6:英语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传播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能在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贸易、法律、教育、文化、新闻传播等领域从事语言服务、国际商务、涉外法务、英语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英语人才。
语言学方向毕业生掌握较为系统的语言学知识及语言教学与研究方法,能够继续深造从事文理融合的语言前沿研究及英语教学工作。
文学文化方向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文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对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翻译方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译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高层次翻译工作。
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英语基本功扎实,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从事国际商务工作。
英语+法学一体化双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法学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法务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在国家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仲裁、科研、新闻出版等机构及社会团体等从事涉外法律服务或相关创新复合性工作。
Q7: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英语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办学优势,全面落实产出导向教育质量观,积极构建符合新时代新文科新国标要求、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切合度高、在省内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复合型高层次英语语人才培养体系。
英语专业培养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强化外语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改革教材、教法、测评,强化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是持续优化的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一体化系统设计从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国际培养、毕业环节再到高层次升学/出国/就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是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和国际培养。强化构建“资格考试-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国际交流-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多位一体的系统路径,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签订有合作培养及交流交换协议。
四是开拓创新的跨学院跨专业融合培养。依托经济、法律、人文等相关学院的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实践平台,开展新文科引领下的深度融合培养,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此外,英语毕业生在浙江地区就业比例保持在85%左右,主要从事经贸、教育、法律等领域的工作,并有相当比例攻读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任教师数量充足,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