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6日,外国语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四新”背景下“大学英语+学科”课程体系构建研讨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秀凤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王蕾教授作专题报告。外国语学院院长彭国珍教授主持研讨会。副院长张艺宁,副院长李勇,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部教师60余人参加研讨会。
在专题报告环节,赵秀凤、王蕾分别作为题为《对接与超越—特色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的生存发展之“道”》《融合与创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赵秀凤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如何紧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脉搏,把握新文科、新工科发展大势,依托学校能源学科强大优势,以原创教学理念激发内涵革命、以特色课程体系提供双向支撑、虚拟仿真实践对接现实需求,构建本研一体、通专联动、全校贯通的能源人文特色英语教育新体系。王蕾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如何围绕医科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突出医学文化导向和校本特色,形成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与医学专业、与医学文化、与学生成长相融合的“三融合”教学特色,建成英语通识教育、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与大学外语骨干教师聚焦研讨了基于校本特色需求的大学外语综合改革思路及方案。彭国珍简要介绍了新一轮大学外语综合改革的内外背景、总体思路、改革目标、改革内容、主要举措及实施保障等总体情况。李勇详细解读了通用学术英语分类教学、国际视野课程建设、第二课堂建设及前沿试点改革方面的初步思路及实施方案。王蕾从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实施路径)、评估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反馈。与会骨干教师就大学外语对接学科、国际视野拓展、文化实践育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拉开了学校新一轮大学外语综合改革的序幕,旨在破解大学外语特色不强、建设成效不突出、不能充分满足学校和师生需求,与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校总体发展愿景和目标不适应等问题,进而更好地发挥大学外语服务学校“四新”建设及本科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